在新西蘭發生的清真寺槍擊案轟動全球,槍手將過程網上直播,除了在今次事件中的遇難者及家人受創之外,區內的市民,以及曾經觀看視頻的人,心理上都受到影響。
當晚,澳洲廣播公司在一個時事對談的節目中,邀請了醫學界人士對談,特別提到創傷後遺症(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


其中一位精神科顧問醫生,主要負責創傷後遺症的範疇,她表示過去多處理退伍軍人的精神健康問題,但近年,澳洲不時發生傷人事故,她舉例如2017年在市中心Bourke St的故意開車撞人案,當中死者包括一名十歲學童及一個三個月大的嬰兒,影響著普通市民的生活。
而墨爾本近年發生過多宗故意傷人案,去年11月,同在Bourke St就有另一宗故意開車撞人案,當中一位在附近開設咖啡店的東主就被撞死。
還有2017年聖誕節假期(12月21日),在Flinders Street火車站和 Elizabeth Street交界的電車站,亦有另一宗故意開車撞人事件,一名長者死亡,17人受傷。
這些事件都是在大白天,人潮熙來攘往市中心區發生,就如香港的中環金鐘,死傷者當中都是上班或趁假期往市中心的市民,一個慘劇發生,將人向來平靜的生活打成碎片。
記得在2017年那宗瘋狂開車撞人事件中,一名三個月大嬰兒被撞抛出嬰兒車,母親回過神來,看到空空的嬰兒車時,問到:「我的嬰兒在那裡?」

精神顧問醫生在節目中指出,創傷後遺症到了今個世代,已經因為這一類突擊事故時有發生,變得更普遍,令人經常活在焦慮及不安之中。
有一位目擊者就曾經向傳媒表示,她的經歷令她每一次過馬路的時候,都會擔心車輛不會停下來,向她撞過去,這足已構成一種精神壓力,影響著她每天過正常的生活。
關於創傷後遺症,二月份在墨爾本的地方法院就有一宗歷史性的賠償判決,一名在墨爾本《時代報》(The Age)專門負責罪案及法庭採訪的女記者,十年間因為經常報導驚人罪行,令到精神健康出現問題,受到創傷後遺症的影響,感到抑鬱焦慮,不時受到恐懼感侵襲,失眠及發惡夢,恐怖的影像不時出現在腦海之中。

法官接納她在2003年至2013年間,經常「暴露於各種令人不安的圖像及創傷事件」,判獲18萬元的賠償,表示她雖然已經離職,並且病情有所改善,但許多症狀仍然存在,會隨時受到不安的情緒侵襲。
這名女記者曾經採訪在2009年轟動一時,發生在West Gate Bridge的駭人案件,一名37歲的父親Arthur Freeman,因為失去孩子的撫養權,在送當時尚有幾天才滿五歲的女兒Darcey上學期間,在繁忙時段駛經橋上,中途停車,在兩名年幼兄弟面前,把妹妹抛落58米的橋下。

記者趕到現場時,看到救護員正在搶救,這宗令人不安的案件,令她稱為人生中最壞的一天。
在她擔任罪案及法庭記者的生涯中,看過滿是鮮血屍體的照片,又在垃圾堆等了好幾天,讓警察找到一名被丈夫謀殺,並砍掉身體部位的殘肢,還有臭名遠播的墨爾本黑幫頭目。
由於無法承受這些殘忍的經歷,她曾被調往體育版,但不久又被副採主要求返回原來崗位,期間又負責很多家庭倫常慘劇,案件多是死者身首異處,故事悲慘,卻沒有得到精神上的支援。
她採訪過一宗一家五口(the Burrell family)被海浪衝走遇溺事故,她花了五天時間進行「最可怕和耗神的的工作」,事後亦出席了該個家庭的喪禮,和死者家屬交談,看到其中一張照片,是一名兒童的屍體被發現後,面部少了一部份。
在她任內十年間,採訪超過30宗謀殺案、性侵犯案,及其他極暴力的犯案罪件,現在因為創傷後遺症,不能再擔任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