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香港記者協會今晚舉行51周年晚會,主講嘉賓為馬來西亞獨立媒體《當今大馬》聯合創辦人及總編輯顏重慶。《當今大馬》被視為馬來西亞的「第一和唯一」獨立新聞來源。馬來西亞政府一直嚴格控制傳媒機構,《當今大馬》多次被駭客入侵,當地警方亦以各種理由搜查《當今大馬》辦公室及撿走電腦,顏重慶、首席執行員詹德蘭,以及姊妹新聞視頻網站《KiniTV》更於2016被控抵觸《1998年通訊及多媒體法令》。以下是顏重慶在記協晚宴上的演辭。)
【撰文:顏重慶,《當今大馬》聯合創辦人及總編輯】

我當記者,本非刻意,命中注定。年輕時我希望成為建築師, 在發現建造玻璃塔並非人生召命前,我正在修讀建築師學位。 請不要誤會,我喜愛建築學,至今依然。然而, 我現在是從事新聞工作。
大學畢業來到香港,並成為我日後遊歷亞洲一帶的基地。隨後, 我成為了「背包客」記者,從一個國家跑到另一個國家, 目睹各種極端的痛苦,沒有尊嚴的赤貧與絕對的剝奪。雖然如此, 我亦看見了人世間的韌力、勇氣和樂觀的力量,在在予我希望。
最後返回馬來西亞時,我發現唯一可以貫徹「真正」 新聞專業的方法,就是自己發行新聞。在馬來西亞,很多報章、 電台及電視台均直接或間接地被政黨擁有, 網路空間成為碩果僅存的民主空間,這正是構思創辦《當今大馬》 的背景,名稱取義「當今的馬來西亞」。
雖然政府至今仍保證不會審查網路傳媒,《當今大馬》 卻曾遭警方搜查五次和取走電腦。 第一次搜查是在馬哈蒂爾首次出任首相的後期, 我們的電腦全被取走。
抗衡市場獨裁力
過去二十年,我曾遭到拘捕及控告, 包括在後來的首相納吉布執政期間。諷刺的是,那個標籤我們為「 叛徒」,並企圖封殺我們的馬哈蒂爾,如今再度成為國家領導人。 雖然有一些卓越的傳媒機構曾把一些獨裁者及總理拉下台,但《 當今大馬》可能是唯一的傳媒機構,既促使首相下台, 爾後又造就他重掌政權。
如今,當我們談及工業4.0與萬物互聯網的年代, 貧富間的鴻溝無休止在拓寬。事實上, 財富的集中變得愈來愈越駭人聽聞。 有些人賺的錢可以讓他們活好多千輩子, 卻有數以百萬計的人每天掙扎求存。
然而,這個全球資本主義系統正被傳媒推廣為人類發展的偉大模範。 也許,這市場是個能很好地服務少數人,而不是大多數人的模式; 也許,這市場是個偉大的財富製造器, 但它卻無力建立人性而公益的社會。
或許當我們在談反極權制度時,應該同時關注獨裁的市場運作。 這正是《當今大馬》做着的,既挑戰極權,亦嘗試尋找可行模式, 以抗衡獨裁的市場。
自成立以來,「獨立媒體需要獨立財政」一直是推動《當今大馬》 的關鍵原則。近二十年,我們或多或少都能夠秉持原則,十分感恩。 大部分原因是十五年前我們已開始透過訂閱籌募所需經費, 遠早於一些後來才相信有人願意付費閱讀網絡新聞的傳媒機構。

傳媒公司受威脅
有一種看法是新聞專業正受到威脅。然而,事實上, 是傳媒公司受威脅,而不太是新聞專業本身。
新聞工作者的角色是「記錄事件、呈現事實、營造輿論」, 這需要持續下去,但這並不是說,新聞工作者沒有受到圍剿, 包括來自穿著軍裝、商業大衣和編寫電腦代碼的男女。
此外,打擊記者不僅來自政府或者毒梟聘用的暴徒, 又或是宗教狂熱份子關於地獄之火與詛咒的警告; 新聞工作者面臨的挑戰亦來自虛假新聞的傳播者、網路軍團, 以及收割互聯網上所得利益的科技公司。
有一部新的紀錄片名為《積極手段》,內容指稱在俄羅斯涉及201 6年美國總統選舉之前,最初是利用2004年烏克蘭選舉, 以及較後的愛沙尼亞和格魯吉亞作為其測試平台。因此, 我們必須對抗這個民主體制的新威脅。
俄羅斯隱秘運作的前提很簡單,與其派出坦克車, 不如削弱民主體制;因為如果國家的人民分裂,就無法保護自己。 因此,他們的目的是要推動兩邊的極端份子,讓政治變得更兩極化。 他們大可播種一個謊言,然後讓這個謊言自我衍生。 他們不需要做政治宣傳,社交媒體自然會進行。
試想想,如果他們能夠削弱世界上最強大國家的民主體制, 你可以肯定世界上其他被受崇拜的國家領導都想做同樣的事情。
以調查報道抵抗
因此,我們必須在每一個地方抵抗這種對民主體制的攻擊。簡言之, 如果我們國家存在「積極手段」,新聞工作者需要調查與揭露。
此外,我們亦需要推動新聞自由的組織如無國界記者、 保護記者委員會等協力合作,促使臉書、WhatsApp及相關平 台承擔責任,確保本身的平台不會受到這些反民主勢力所利用。
長遠而言,我們需要扮演一定的角色,以改善大眾媒體、 家庭與學校的媒體素養。
事實上,這也是世界各地的新聞工作者, 長久以來首次共同面臨着一個與世人息息相關的議題。
我們一定要捍衛新聞專業,我們一定要確保「記錄事件、呈現事實、 營造輿論」的新聞工作者角色,能夠永續下去。畢竟, 我們需要可靠的新聞來源,因為其資訊是依據事實、可信與準確。
我們需要新聞專業,無論是任何形式的存在, 因為民主的真諦是選民在知情下在投票箱前做出選擇。

挫敗中的戰爭?
我知道,有時候我們似乎在打一場挫敗中的戰爭。我在《當今大馬》 多年來一直有這樣的感覺。可是,我們沒有放棄。最終, 我們一起把一個自馬來西亞六十年前獨立以來當權、 腐敗又極權的政府拉下台。然而,這場戰爭仍在持續中。
請相信我,新聞專業能夠創造不一樣的局面——協助改變、 改善生活和賦權人民。
幾年前我讀到一段節錄語,這也是我一直所嘗試實踐的, 對我很有幫助,希望對你也有同樣作用。 當你嘗試以微薄的力量改變這個世界, 希望這段話能夠作為你踏上這趟旅程的指引,正如我般。
那段話是這樣的:
人是不合邏輯,不合理,自我中心的;
無論如何,愛他們吧。
你今天所做的好事,明天就會被遺忘;
無論如何,做好事吧。
你多年建立的事物或會毀於一旦;
無論如何,建立吧。
你給予世界最好的,而他們將給你迎頭痛擊;
無論如何,給予世界最好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