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國警察周五傍晚發射水炮,企圖驅散在曼谷巿中心的大批示威者,很多是學生。今年7月以來,泰國民眾舉行多次示威集會,要求總理巴育下台、解散國會、修改憲法及改革王室。巴育周五召開特別內閣會議後表示不會辭職,並指早前宣布曼谷進入緊急狀態,可能延長至一個月。中央社訪問一位學生領䄂,他直言香港的抗爭運動「是我們今天學生運動的一個靈感源泉」。
中央社駐曼谷記者報道,今年夏天將成為泰國近幾十年來重要的歷史轉捩點,學生希望泰國擁有真正君主立憲制,提出改革王室議題,令到王室不再是不能觸碰的禁忌。報道指,7月以來,泰國全國掀起學運浪潮,學生團體自由青年(Free Youth)7月18日在民主紀念碑前號召千人抗議,一群又一群學生在全國各地上街,抗議政府施政及要求官員下台。至本月15日,學生團體總共在曼谷發起6次大型示威集會。
中央社指,法政大學學生甘冒大不諱,直指在泰國被視為禁忌的王室議題。報道說,泰國有全世界最嚴厲冒犯君主罪,刑法規定,任何人誹謗、侮辱或威脅國王、王后、王儲或攝政王,最高可被判監15年。儘管學生的訴求並不涉及王室存廢,亦沒有誹謗或侮辱王室,但很有可能被以冒犯君主罪起訴。
報道指,對泰國人來說,王室、宗教和國家是立國3大支柱,學生觸及王室改革,被保守人士指為不愛國。學運領袖塔貼(Tattep Ruangprapaikitseree)日前接受中央社訪問表示:「人民才是國家權力最高的主人。」塔貼認為,國家基礎是人民,他的夢想是民主憲政體制,「王室必須在這一體制之下,權力只限於憲法規定範圍,而且不能干涉政治」。

中央社引述塔貼指,泰國學生從香港的抗爭模式學到不少,包括組織活動、成立團體和管理的模式,且兩者性質很像,因為都是跟政府鬥爭,站出來的年輕人年齡也相似,「所以可以說他們的運動也是我們今天學生運動的一個靈感源泉」。
報道續稱,令塔貼決定投身政治運動的事件也和香港有關。2016年10月黃之鋒訪問泰國,準備參加紀念法政大學大屠殺事件40周年活動,被泰國警察拘留在機場。當時塔貼是前往機場接機的學生之一,黃之鋒無法入境泰國給他很大震撼,「我們知道海關是政府控制的,如果一個正常的人想要入關卻進不來,說明這個國家體制有問題,這是第一次讓我覺得這個國家問題很嚴重,需要做點什麼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