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會發生特朗普支持者衝擊國會事件,竟然香港有人關心外國事務多過香港事務,批評美國政府對待國會被衝擊事件採取雙重標準,用香港立法會衝擊事件用作比較。當中葉劉淑儀也有份抽水。其實有正常智商的人都知道,兩件事件不能相提並論。至於點解,相信那些人根本不敢面對。



兩件事件最大的分別,當然不是一個在衝擊沒有人的立法會,另一個在衝擊有人的美國國會吧!而是兩件事背後的導火線及目的。香港衝擊立法會事件本來是可以避免的,可惜一個沒有民意授權的特區政府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拒絕遵守選舉承諾,如果廣泛民意不支持,自己便會下台,更刻意站在民意的對立面,在過百萬人上街抗議後,依然拒絕撤回逃犯條例修訂,最後官逼民反。類似的故事在中國歷史中發生過很多次,沒有讀歷史的人也可以參考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
至於美國衝擊國會事件,有人嘗試推翻民主選舉的結果,與民意為敵。美國的民主制度就是國家的基石,雖然美國總統選舉制度並非完美,但受到廣大美國人接受和支持。今次衝擊美國國會的行動,等同否定民主選舉結果,嘗試推翻絕大部分美國人的抉擇,甚至打擊美國過去多年來建立的根基。如此行為怎能夠和香港衝擊立法會事件相提並論?如果想兩者比較的話,首先香港要有民主選舉吧!香港的特首只有1200人的小圈子選出,大部分人更沒有選委會投票權和參選資格。就算是立法會,也一樣有功能組別這個不平等條約。一個沒有民主的香港,怎能夠和有民主選舉的美國比較?勉強將兩者相提並論的人是智障的嗎?
不論是香港部分建制派,還是一些接受TVB 訪問的所謂居美港人,竟然連最基本的概念也未搞清楚,就在說美國雙重標準。但兩者的起跑線都不一樣,標準不可能一樣吧!如果香港真的有像美國一樣的民主選舉,葉劉淑儀一早已經可以入閘參選吧!葉劉淑儀,你還記得上屆特首選舉你因為什麼理由再次被排除於候選人名單之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