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協助12港人的內地律師盧思位,今日被四川省司法廳裁定吊銷其律師執業證書。他今夜撰文回應,引用詩句「半世無歸似轉蓬,今年作夢到巴東」為題,以下全文轉載。
詩句出自南宋時期詩人陸游的《晚泊》,以隨風飄零的蓬草作喻,譯文:「我半生飄泊不定,像蓬草隨風;誰想到今年又往西蜀巴東去,那是我多次夢到的地方。」

半世無歸似轉蓬,今年作夢到巴東
——對四川省司法廳吊銷本人律師執業證書的回應
各位當事人、客戶、朋友及公眾:
四川省司法廳以本人在互聯網上多次發表不當言論且情節嚴重為由,於2021年1月15日作出吊銷本人律師執業證書的行政處罰決定,該處罰決定的事實依據及法律依據違反聯合國《世界人權宣言》第18條、第19條、《關於律師作用的基本原則》第20條、第23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35條、《律師法》第37條所確定的基本原則,我對此不予認可並保留申請行政復議及提起行政訴訟的權利。在此,我向因此受到影響的當事人及客戶表達深深的歉意,希望後續工作能與你們妥為商酌,以策萬全!
1993年,本人在大學期間偶然閱讀了美國著名人權律師克拉倫斯·丹諾(英文名:Clarence Seward Darrow)的傳記——《我的一生》,我為他的雄辯所折服,更為他的普世情懷和悲天憫人所感動。他說:我恨罪行,但從不恨罪人。從那以後,我立志將他作為我的榜樣。
2006年,我如願取得律師執業資格,但我很快發現現實中的司法與理想中的司法竟是如此的不同,我開始懷疑自己的選擇。自2013年開始,我陸續接觸一些所謂的「敏感」案件,我發現有一些平凡而又偉大的公民在一條鋪滿荊棘的道路上艱難地行走,我感受到了他們的苦難和情懷,決意以自己的專業幫助他們。我很慶幸,在我的不惑之年,我將自己的理想與現實如此緊密地結合了起來。
世事難料,造化弄人,也許是偶然,也許是必然,在風雲變幻的2020年,我辦理了多個所謂的「敏感」案件,包括余文生案、覃永沛案、港人偷渡案、王藏案等,這也注定了我的命運在歷史的浪潮中險象環生。鑑於目前心浮氣躁,本人暫無法接受媒體朋友的採訪,希望大家理解,再次感謝大家對我的關注和關心。
許多朋友問我今後的打算,老實說,我還沒有想好,恐怕也不得不為了生計而勞苦奔波。今年我48歲,這是個尷尬的年齡,肩挑背馱沒有力氣,坑蒙拐騙也沒膽量,只能走一步算一步。
人生無法設計,未來不可預知,我不知道通往「巴東」的道路又將是一番甚麼景象,我將坦然地接受命運在心血來潮時給我的不經意安排。謝謝大家!
盧思位
2021年1月15日星期五